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給羅玉平打電話采訪,他已經不接,都是直接按掉。
他執掌的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540.SZ,以下簡稱“中天金融”),以一份百億級巨虧的業績預告,震驚A股市場。
2023年1月19日晚,中天金融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22年度虧損金額為125億-13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4.82%-116.64%;所有者權益為-6億至-20億元。
1月20日,中天金融的股價一字跌停至1.46元,至2月17日最低跌至1.29元,創歷史新低。
中天金融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羅玉平,曾經布局中天金融從房地產行業跨界金融,尤其重金布局“保險”主線。然而,中天金融轉型綜合金融之路荊棘密布——“蛇吞象”收購華夏人壽股權70億定金“被套牢”;流動性緊張,地產與金融業務均收入下滑,中融人壽投資觸雷、收益縮水……預計2022年將大額虧損且資不抵債,退市風險已然立于這家登陸A股市場已經29年的上市公司面前。
曾經的貴州首富羅玉平,如今,“金融夢”意難平。
1月30日,中天金融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向中天金融提出了收入、利潤同比下滑的具體情況及主要原因;是否具備足夠債務償付能力和存在流動性風險;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合理等6個問題。
經濟觀察報記者致電中天金融董秘辦公室,詢問公司資不抵債之后,是否會進入破產重整或者破產清算,以及目前是否有債權人對公司提請破產重整?
中天金融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回復稱:“破產重整是非常重大的事項,我們現在不好預判給你回答說可能還是不可能,如此重大的事項,需要管理層去經營決策討論,
戰神賽特
我們現在給不出定論。目前尚未有債權人對我們提出破產重整。”
2023年2月10日,中天金融對深交所就其2022年大額虧損且資不抵債等若干問題作出回復,回復中透出中天金融巨虧的答案。
貴州首富
貴州首富羅玉平,出生于1966年5月,四川合江人,這位“包工頭”起家的傳奇商人,巔峰時期擁有的地產項目占據貴陽市的一半以上,因此業內對其又有“羅半城”的稱號。
2020年3月20日,羅玉平以10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191位,羅玉平是貴州最有錢的富豪。
不過三年之后,羅玉平卻成了貴州省欠債最高的民營企業家。從首富到“首負”,短短不過三年。
中天金融2022年三季報顯示,羅玉平通過金世旗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世旗國際”)持有中天金融38.96%的股權,目前這部分股權已經全部質押。
中天金融原名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舊名為“中天城投”,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營業務;在“中天城投”之前,它還叫作“世紀中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曾用名為“世紀中天”。
2017年,地產商人羅玉平帶領中天城投向金融行業轉型。這年3月,中天城投更名為中天金融。
從地產行業發家致富——再通過金融行業讓“錢生錢”,幾乎是中國大多民營房地產老板的夢想。無論是恒大老板許家印、寶能大佬姚振華還是貴州首富羅玉平,他們的想法出奇一致:拿地產行業賺來的錢,或者是融資而來的錢,收購金融企業股權,尤其熱衷于手握長期資金的保險公司的股權。
2015年,
賓果賓果
在公司股價抵達頂峰的時候,中天城投的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金融“埋雷”
2013年,中天城投斥資9443萬元參與貴州銀行的募資計劃,按每股1.33元的價格購買貴州銀行7100萬股,取得貴州銀行增資擴股后大約1%的股權。
在2014年貴陽銀行的招股說明書中,中天城投以2925萬股持股在股東中排名第15位,占1.63%。
這兩筆對地方銀行的股權投資,是中天金融早期在金融領域的投資和探索。真正開始大手筆進行金融產業布局,是在2015年。
2015年,中天城投通過旗下子公司——貴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金控”),出資20億元,間接收購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人壽”)20%的股權。
在2016年9月中融人壽的增資擴股中,中天城投通過兩家子公司合計出資18.633億元,把中天城投對中融人壽的持股增加至36.36%。同時,貴陽金控在9月份的北京產權交易所,以20億元拿下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中融人壽1億股股權以及2億股的中融人壽增資認購權利。由于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的單個股東最高持股不能超過51%,因此,在花費60多億的巨資之后,中天城投對中融人壽的持股份額定格在51%。
2015年12月,中天城投斥資30億元收購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 (原“海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國富證券”)66.67%股權,成為其實際控制人,并將中天國富證券注冊地由上海遷至貴陽,成為注冊地在貴州的第一家民營法人券商。
在完成中融人壽、中天國富證券的收購之后,一個更大的收購機會擺在羅玉平面前。也正是這樁交易,讓羅玉平如今陷入不利境地。
2017年,已經更名的中天金融拿出70億元定金,希望能夠收購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華夏人壽的體量是中天金融的數倍,羅玉平在金融行業的“蛇吞象”野心由此展現于眾人面前。
2019年報顯示,中天金融取得了126億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為11個億,
QT電子自由國度試玩
雖然相比2018年和2017年已經出現下滑,但總體而言,中天金融的業務是正向的,盈利的。2019年,該公司的金融業務還取得了88.6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提升一倍。
業績轉折
在2021年之前,中天金融還沒有發生業績爆雷,但是2020年報顯示,中天金融的營業收入從上一年的126億元驟降到71億元,降幅超過40%;凈利潤從11億元跌至5.7億元,降幅為4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中天金融的凈利潤只有1億元出頭了。
一切都是剛剛開始。
2021年的年報顯示,中天金融曝出64億元虧損,營業收入跌至57億元,市場為之震驚,中天金融的股價也已經從六年前的峰值2500億元跌至140億元,
任你博娛樂城
90%的市值灰飛煙滅。
披露2021年度報告的時間是2022年4月29日晚,
戰神賽特詐騙
當日晚間,中天金融還公告了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宣布公司債務違約。中天金融表示,截至2022年4月29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逾期債務本金合計40億元,占公司2021年經審計凈資產118.9億元的34%。
這40億的債權人中,有長安信托、興業銀行貴陽分行、昆侖信托、珠海橫琴金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上海杰泰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5家公司,其中最多的是長安信托的20億元,還不上長安信托的項目,正是羅玉平引以為傲的貴陽國際金融中心。
中天金融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和解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展期、部分償還等方式,爭取盡快與債權人就債務解決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同時公司將通過加快推進住宅、商業、公寓、車位等資產去化,加快回收應收賬款等方式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但是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
2022年10月14日,中天金融新增逾期債務26.22億元。
2022年11月22日,中天金融新增逾期債務27億元。
2022年三季度報顯示,中天金融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為346.5億元、長期借款33.9億元,應付債券46億元,此三項相加就超過400億元。
中天金融在公告中承認,公司遭遇流動性緊張。
中天金融負債和資產總計分別為1533.68億元、1583.04億元,
DG百家樂試玩
資產負債率達96.88%。
值得注意的是,中天金融花費60多億巨資收購的中融人壽,在2021年錄得虧損65.36億元,凈資產為負33億元。中融人壽所投資的金融資產涉及的主要產品包括“天津遠見共創三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20深業03”“21深鉅01”“中國民生信托-至信763號寶能汽車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深圳紫竹新興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五礦信托-匯置9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某地產公司債券等等。這些產品,主要來自恒大集團、寶能集團以及海航系等。
巨虧后再巨虧
2023年1月20日,中天金融披露了超乎市場預期的虧損:2022年凈利潤預計虧損125億元至139億元,凈資產直接虧成負值,為-6億至-20億。中天金融發布了退市風險警告,稱由于2022年凈資產為負,公司可能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月10日,中天金融回復深交所關注函表示,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保險、證券業務。三大板塊均出現了嚴重的收入下降或者虧損。
受房地產行業及公司房地產開發進度影響,中天金融2022年度無新完工交付的物業,結轉的房地產銷售收入主要為前期及本期已經銷售并達到收入結轉條件的物業銷售。公司預計2022年度房地產銷售收入較2021年度下降超過50%。
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疫情反復、證券市場波動等諸多因素影響,中天國富證券2022年度投行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超70%,成本與收入下降比例不匹配,營業利潤同比下滑。
公司因流動性緊張導致未能如期償還部分債務,公司因逾期債務面臨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等風險,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
中天金融解釋稱,公司2022年之所以虧損超過百億,主要情況如下: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借款費用較大,約為58億元;金融類子公司顧問、承銷等投行收入下滑,公司金融類子公司資產端業務(對外投資)收益較低,且不能覆蓋成本,虧損較大;因為金融類子公司本期虧損等原因,收購金融類子公司形成的商譽預計減值準備9億-16億元;本期結轉房地產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及房地產存貨減值等虧損9億-13億元。
中天金融還表示,截至2023年2月10日,目前公司逾期債務為94.9億元,債務償付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收購華夏人壽遇挫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對中天金融提了一個關鍵問題:2017年擬購買華夏人壽股權支付訂金70億元,相關定金仍未收回,為何不做減值準備計提?
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6年,也被認為是如今羅玉平身陷困境的重要原因。
提到華夏人壽,就要講到明天系實控人肖建華。2022年8月19日,其因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違法運用資金罪、單位行賄罪等四個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3年,判決書認定肖建華是華夏人壽的實際控制人。
2017年春節后,肖建華被有關部門調查,此時的華夏人壽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監管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華夏人壽總保費1815億元,市場排名第四。
在這個時機,如果有能力完成對華夏人壽的控制,那么羅玉平從貴州首富可以一步登天成為中國富豪的頂流。畢竟以華夏人壽總資產近4000億的體量,市值破千億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2017年8月21日,中天金融因為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停牌的原因,就是試圖收購華夏人壽。
2017年11月20日,中天金融與華夏人壽的兩名股東北京千禧世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勝世紀)簽訂收購股權框架協議,中天金融的目標是收購華夏人壽21%至25%的股權,交易金額不超過310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這樁交易對華夏人壽的100%股權估值在1240億至1476億元之間。
2017年12月28日,中天金融又與北京中勝世紀和北京千禧世豪簽訂補充協議。在補充協議中,雙方約定,中天金融支付70億元的定金。雙方還約定:如因北京千禧世豪或北京中勝世紀的原因導致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無法達成,則北京千禧世豪以及北京中勝世紀將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約定的定金雙倍返還給中天金融;如因中天金融原因導致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無法達成,則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定金將不予退還;如因不可歸咎于各方的原因致使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無法達成,則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定金將退還給公司。
中天金融賬上其實沒有這么多錢用于支撐其對華夏人壽的股權收購,支付完70億定金之后,羅玉平想到了一個辦法:通過剝離中天金融旗下的房地產業務,將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城投集團”)100%的股權,以246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自己控制的貴陽金世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世旗產投”),股權分三期以現金方式支付。
為了完成對中天城投集團的股權收購,羅玉平引入了浙江浙商產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產融”)和貴州當地房地產伙伴一起設立金世旗產投。2018年3月29日,中天金融披露了金世旗產投簽訂收購中天城投集團100%股權的正式方案(修訂稿),這樁金額高達246億元的股權收購,將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
從時間上,或能看出羅玉平收購華夏人壽迫切心情。2018年4月27日,中天城投集團100%的股權完成過戶至金世旗產投,此時金世旗產投已經完成了二期的股權款支付,剩余的最后一期股權收購款也很快完成支付。
但是這是一樁令人生疑的交易。金世旗產投成立于2018年2月,就是為了這樁交易而設。金世旗產投的實際控制人是羅玉平,注冊資本185億元,其股東為浙江產融(出資80億)、貴州中金聯控置業有限公司(出資15億)、貴陽恒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出資15億)、金世旗資本有限公司(出資25億)、金世旗國際資源有限公司(出資35億)、大西南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出資15億)。
其中,浙江產融還承諾另外出借100億資金給金世旗產投,總投資180億元,用于幫助金世旗產投完成對中天城投集團100%股權的收購。
中天金融的公告顯示,短短60個工作日內,金世旗產投如約完成了對中天城投100%的股權收購,支付股權價款246億元到中天金融賬上。這樣,加上已經支付的70億元定金,中天金融手上至少有316億元,可以覆蓋華夏人壽股權那310億元的交易金額。曾經為肖建華工作的一位人士對經濟觀察報透露,彼時,華夏人壽那邊卻出了狀況——華夏人壽一方面因為肖建華被立案調查,另一方面發生了內部舉報事件,舉報者稱華夏系的一家資產公司負責人擬通過奇瑞增資擴股的項目,間接提供140億元給羅玉平,作為收購華夏人壽的資金。
這140億的資金構想路徑是:華夏人壽作為實際出資方,由貴州中匯高端制造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中匯”)作為投資主體,受讓奇瑞控股51%的股權及奇瑞股份18.52%的股權,而貴州中匯股權穿透之后,羅玉平是實際控制人。至于如何間接提供140億元給羅玉平,上述人士并未講述具體信息。
該人士稱,肖建華聞之大怒,撤換了這家資產公司的負責人,并叫停了該項目。
隨著肖建華案件深入調查,以及上述華夏人壽內部舉報事件的發酵,中天金融對華夏人壽股權的收購前路未卜。
一位知情者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老羅(羅玉平)一心想向金融行業轉型,非常執著,包括高價收購海際證券,引入成熟團隊操盤中天國富證券,但在華夏人壽提供資金入股奇瑞這件事情上,是一個敗筆,還賠進去上億的定金。為了收購華夏人壽股權,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財力和物力。
收購華夏人壽股權的形勢驟變,中天金融為籌資收購而對中天城投集團高達246億元的股權出售,亦突生變數。
2018年12月12日,中天金融發布公告稱,根據貴陽市政府的發函要求,解除已經完成交易的金世旗產投與中天金融之間的股權收購,246億元現金原路返還給金世旗產投。
另外,中天金融還公告稱,對華夏人壽21%至25%的股權收購,短期內已經無法完成。華夏人壽也在肖建華案發之后,被銀保監會下派的工作組接管,接管時間一直持續到2022年7月16日。
羅玉平為了實現對華夏人壽的收購,“豪賭”一把,卻未能成行。中天城投集團的房地產業務也開始走向下坡路,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
到了2021年8月,中天金融再次試圖出售中天城投集團100%的股權,轉讓價格是180億元,比三年前少了整整66億元,但即使是這樣的價格,雙方仍然無法達成交易。
中天金融為了籌集收購華夏人壽股權款310億元而“元氣大傷”,現在這70億元定金能否拿回來,是一個未知數。
最近三年來,房地產公司跨界金融行業,爆雷者眾多,比羅玉平的故事更廣為人知的是許家印的恒大財富、姚振華的前海人壽。故事大同小異,就其本質而言,原因是相似的:收購并通過金融企業聚攏的資金,以杠桿或者不加杠桿的方式,帶著高昂的資金使用成本,投入到這些公司最擅長的地產項目中或者同行的項目中,比如中融人壽的資金就投了海航、恒大的項目。
項目一旦爆雷,引起連鎖反應,順著擔保關系傳導至一家又一家的實控人關聯之企業。如果運用了杠桿,爆雷的速度則更加迅猛,負債更為高昂,最終導致企業巨虧。
如今,一方面,羅玉平傾盡全力收購華夏人壽遇挫;另一方面,中天金融的房地產業務因為疫情因素和地產業衰退而陷入低谷。中天金融在貴州最大的項目——貴陽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因為借款合同糾紛與渤海人壽、長安信托的訴訟,正在進行之中。
裁判文書網顯示,羅玉平、金世旗國際、中天金融已身陷多起借款合同糾紛。羅玉平對中天金融的持股也面臨被司法凍結的風險。
很多投資者已經坐不住了。
深交所互動易上,一位投資者發出質疑:“一是中天金融與華夏人壽重組五年多了,為什么還是每月一貼,除了日期改變沒任何變化,散戶股東應該有真實情況知情權,請公告定金到底在哪?中天金融對華夏人壽到底有沒有表決權?二是中天城投集團收回,公司主營業務定位和發展方向是什么?”
中天金融對此回復,本次重組的相關信息請以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為準。公司將多措并舉不斷加強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推進業務穩健發展,努力提升經營業績。
2023年1月30日,中天金融繼續發布《關于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的公告》稱,收購華夏人壽的股權面臨不確定性,并且有定金損失的風險。
面對深交所“為何不對70億元定金進行計提減值準備”的問題,中天金融表示,最終將以2022年報為準。
截至2月17日收盤,中天金融的股價為1.3元,總市值91億元,較2022年市值最高點蒸發了逾百億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鐵民
文章源自於新浪網,